思及此,菊里花铃等人也不由同情游戏场中的其他玩家,同时对镇上所有居民保持警惕。 走出女姑庙,三人在庙旁的一家茶馆坐下,顺道喊了点当地小吃和一壶茶吃就起来。反正天 已晚,再赶去靠近郊外的义庄显然不切实际。 俞小杰:“晏哥, 公庙是什么?” 高晏抿了口茶,说道:“ 公庙也叫 庙、有应公庙,因为庙宇分为 庙、 庙。 庙供奉玉皇大帝、道教三清等正神, 庙则相反,供奉地府诸神以及无名鬼。” “ 庙分为两类,一是诸如城隍庙、地藏王庙的 公庙。另一类则是鬼魂居住的庙宇,有些地方遇到无主尸体就会打捞起来,建庙宇供奉。这种庙宇也分为三类,一是鬼中厉鬼,供奉于大众庙,称为大众爷。二是有应公庙,是无主骨骸,庙宇通常挂有横幅‘有求必应’,赌徒最 的去处。” “最后一种,名为‘姑娘庙’,就是供奉无名女尸的庙宇,通常是从水上打捞的无名女尸。” 第二类庙宇被称为 公庙,因‘有求必应’而香火旺盛,其实就类似于拜四面佛、养小鬼。‘有求必应’的先提条件就是还愿,而且要讲清楚,有求有还。 俞小杰:“那要是求财还命,到时候发财了不就真得还命?” 高晏:“是啊。” 菊里花铃:“谁会拿命去换钱财?” 高晏:“人为财亡,更何况心存侥幸的人更多。而且,不一定是拿自己的命去换钱财。亲朋好友,都是命。” 他轻轻放下茶杯,杯底磕着茶桌,响声清脆。 菊里花铃对这些民间鬼怪传说很 兴趣,于是又问道:“你知道为什么要用 公庙的房梁和义庄七口棺棺材底板做竹骨吗?” “因为 。” 俞小杰回头看向高晏,竖起耳朵听他讲述。 “正梁为 为凶, 公庙也是 ,又 又凶。两者互相 制,相互浸染 气,时 一久, 公庙里的正梁就是至 之物。” 如果要拆掉,那正梁还得经过特殊处理,如今却被当成制作竹骨的材料,这塔骨果然古怪啊。 “七口棺的棺材地板同理,至 至凶之物。竟然是用这些东西来造塔骨……原来不是没有竹骨和纸,而是这些东西不好拿啊。”高晏弹了弹杯口说道。 闻言,另外两人各自保持沉默。 半晌后,小吃都上齐了,他们便围着桌子吃起来。直到黄昏时分,夕 西下,将三人的影子拖得很长,而街道上的人们陆续回家,商贩也关门收摊了。 回到陈青山的宅邸,在大院子的门口撞见陈青山,他还抱着 木头在削。早上那 木头有手工面杖那么 ,现在已经被削成筷子般细了。 陈青山 起眼皮,瞅了眼三人,懒洋洋开口:“带回来一个,得再加钱啊。” 高晏:“没问题。” 陈青山嗤笑一声,用地方乡言说了句:“三个人,三副塔骨,有得你们找啰。” 高晏蹲在陈青山的身旁,瞧着他 练的木工手艺,随口一问:“您做这个多久了?” “三十年?四十年?不记得,我四五岁就开始学,十六岁出师,做的第一套塔骨是女姑。每年都得重新做,往年做的都不行,每年都得烧掉。”陈青山摇头:“藏都不让人藏起来,全都扔进火堆里烧掉。” 高晏:“我记得闽都塔骨,头年做出来,游神会里走一天,回来后要么收回手艺人家里摆着,要么放庙里供奉。等来年游神会再拿出来,擦干净上面的灰尘继续走一遍。” 陈青山终于正眼看高晏:“有研究嘛。”顿了片刻,又问道:“你喜 塔骨吗?” 高晏:“它们很有趣。” 陈青山咧开嘴笑,认同他的话:“还是你有眼光,别说什么喜 不喜 ,它们本身就很有趣。有趣才摆 它们,不然天天跟它们混在一起干什么?它们是活的,可惜啊,旁人都不信。” “他们用完了就扔进火堆里烧掉,一件都不肯留。他们敬神,大小庙宇数不胜数。”说到这里,陈青山 出嘲讽的笑:“面诚心狠。” 高晏:“怎么说?” 陈青山:“你去过镇民的家吗?” 高晏:“没有。” 陈青山:“有空就去看看。” 他站起身,伸了个懒 后又把背佝偻下去,抱着几 木头走进院子里,边走边叹息:“今晚得熬夜,督促它们赶紧完工。还剩三天,时间可不多了。” 俞小杰评价:“怪里怪气的。” 菊里花铃:“ 觉反而像个正常人。”FEnGyE-Zn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