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到院门口,杨宜玲又转身对他道:“你母妃过世后,我就一直担心你。如今看你一切都好,我也放心了。” 言罢,她从怀里掏出一双用红绢包裹的玉镯,到韶亓箫怀里道:“你的年纪也快娶媳妇儿了。到时姨母只怕不能回京看你娶亲,这是为我外甥媳妇儿准备的见面礼,你先收下。” 她拿手绢擦了擦韶亓箫额上出的热汗,道:“只要你将来的子过得好,姨母也就不求其他了。” 并未等韶亓箫是何反应,杨宜玲便转身走了。 韶亓箫怔在原地。他攥紧了手里的一对玉镯,抿着开始仔细回想当年他偷听到姨母与父皇两人的对话。 除了他母妃相关的事情之外,他们说的最多的……似乎……的确是他!而他姨母对父皇所说的最后一句话,似乎是——“善待箫儿。”而他父皇的回答是——“朕只能做自己能做的,他未来如何都要看他自己。” “哈哈……”韶亓箫一声似哂似嘲的笑声冲喉而出。 原来如此! 怪不得她这世没有再去见父皇,父皇也没见她! ——因为他这世没有颓废,没有叛逆。他把自己的子过得很好! 原来一直放不下当年那段不可说的秘恋的人……是他自己!承元帝和杨宜玲两个,更看重的是活着的人…… 至于情愫……杨宜玲对他父皇如何他不知。但他父皇……要说不在乎了,倒不如说在他母妃一条命面前,他还能怎么想?又能怎么做? 也许……现在是他该放下的时候了……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承元帝的銮驾在端城又待了几天便继续北上,与陆崇率领的中路大军会合。 韶亓箫已从在端城的发现中渐渐缓过来。 他其实有些动。前世因承元帝与杨宜玲的事被他所知,所以在端城时他就闹了脾气,再往北走,他几乎就没出过自己的营帐,仿佛外头的战事与他无关一般高高挂起。 承元帝当时也没那个耐慢慢劝他,故而只恨铁不成钢地随他去了。 韶亓箫当时却带着一股扭曲的痛快,承元帝不理他,他也同样不理人。仿佛自己存心堕落,就能报复了谁似的! 但今生,他不会再这么幼稚。他想好好看看大周的这片壮丽河山! 大军行军途中,除了被扔过来的赵煦,一路倒没遇到多少阻碍和意外。 至于赵煦,就像赵禾曾担忧的一般,赵攸源在御前,确实不能时时刻刻关照他,尤其赵煦先前因自己的冲动,不但肩上受了些伤,更严重的打击还是父亲的责备叫他更是难堪。 赵煦到底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,一时之间如何能想得开? 他整恹恹的,看得赵攸源也有些着急。 这时候,韶亓箫的用处就显得重要了起来。 他干脆将赵煦据在了自己身边,要求他形影不离。 承元帝得知后,有一回遇上前方大捷,都心情颇好地调侃他道:“呦!你还要帮着看顾人家的大侄子了?” 韶亓箫对这样的调侃面不改。 他先前只当这是为了阿禾做事。但几天后,他便发现另一个好处来——赵煦,他是每隔半个月便会往京中写家书的!偶尔寻到什么有趣的小玩意儿还能连同家书一并寄回去! 韶亓箫大喜!从此便能写些给赵禾的只言片语夹带在赵煦的家书中捎回去,或者雕个小物件叫他一并送了。 他也知道赵煦的家书是会和赵攸瀚、赵攸源的合在一起送回京城,况且京中还有赵毅一关,因而为防没有下一次,他也不敢写些你侬我侬的相思之句,雕的小物件也不再是逾矩的簪子等首饰。 这叫赵攸瀚看他顺眼了些,倒不再阻止他光明正大蹭书信的事。 赵攸瀚在前线冲锋陷阵,有条不紊地攒着他的军功。又因赵煦已安全托在后方,他也不再有所顾忌,放开了手脚。他这么多年的兵书和武艺并非花架子,很快便在一众副将中显眼起来。 而赵煦这里,在最初懊恼悔疚的情绪过去后,便也很快振作起来。 既已来了前线,便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。他上不了前线,在后方却也一没有落下过武艺。到肩伤好了之后,他甚至还同后方营地的士兵们一起练。 韶亓箫也不甘示弱。 承元帝自从与中路大军会合后,御前商讨军国大事,他虽能有个席位,但能说话的时候就少了,再加上他记得前世这段时间内北翟并无出人意料的出击举动。因而他在御前的时间也减少了一半有余。 既然无法上前线,赵煦与士兵们一同练时韶亓箫便也跟着一起,就当是锻炼自己的筋骨。 刚开头他有些不适应这些军中士兵的高强度,每每晚上臂酸腿疼的。待过了十天半个月,他渐渐缓过来了,倒觉得一天不练反而有些不自在。 另一个本就与韶亓箫同进同出的韶亓荿,见状也坐不住了。他的情况还糟糕些,在京中时也是这两年才开始认真练武,一开始还跟不上练的进度,还是后头适应了好一阵子,才逐渐掌握要领,连带着个子也猛地拔高起来。 在这样的子里,大周三路大军缓缓北进,开始收复失地。 第103章 豁达 六月里的襄京城像个大火炉,烧得人口干舌燥的同时,还给本就焦躁不安的人们上了心里的一把火。 即使承元帝出征前已尽量将政事堂安排得尽善尽美,摩擦到底比上头有个皇帝在时多了些。 还好,政事堂还有历经三朝、态度强硬的宋首相坐镇。 饶是如此,宋首相的负担也比平重的多。用赵毅的话说——“勤勤恳恳地像头老牛!” 宋氏几乎没隔四五便回娘家一趟看望祖父,但宋首相现在几乎长驻在了政事堂,极少能碰得到本人。宋氏也只有从娘家其他人嘴里听到祖父的情况。 “听我祖母说,祖父打算这次边关战事结束后就告老辞官。”宋氏说这话的时候有些惆怅,宋首相本就年纪大了,这次劳心劳力之下更了老态。 吴氏想了想,道:“这样也好,也算是功成身退。” 宋氏也明白意思。虽说现在政事堂还有两个皇子,但谁都知道,真要有什么要紧事,在底下人眼里只怕祖父说话的分量比两个皇子加起来都要重。而承元帝更信任的人,说不定也是祖父……feNgYE-ZN.CoM |